Oh what shall I say, and how should I even start?

重读呼啸山庄

Sometimes you encounter a story so good that you avoid seeing its film adaptations, for fear of lending unfitting faces to your beloved characters, for fear of impressing unrefined contours on your precious valleys.
有时,你遇见一个故事,它的文字如此充满深情,以至于你努力回避一切它所改编的影视作品:因为你害怕,那拙劣的画面,会给你所珍爱的人物套上粉饰的面具,给你脑海中的绵延山谷印上粗糙的轮廓。

这是我读完呼啸山庄的感受。我难以想象有任何的影视作品可以do its justice。

我还隐约记得小学5年级时第一次读《呼啸山庄》的场景,人民文学出版社名著名译系列,那个书皮的模样我都还记得。我当时也是狼吞虎咽了这本书,对它的印象在于人物关系的复杂,叙述角度的巧妙,情感之刻骨铭心。2021年重新想起的时候,脑海里只记得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两个人,而且记得有好几个凯瑟琳和希斯克里夫。《呼啸山庄》的英国自然环境设定,宗教隐喻,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远超过小学五年级我的理解能力。当时可以理解为看个热闹。

我花了两天没日没夜的重看了一遍《呼啸山庄》, 可以用devoure这个英文单词来形容了。合上最后一页的时候,感觉身子在椅子上,而脑海还在19世纪的英国乡下。震撼,超越自然的情感,难以名状。Virignia Wolf 在一篇Critique里面说到同样的情感:So intense is our absorption that if some one moves in the room the movement seems to take place not there but up in Yorkshire. The writer has us by the hand, forces us along her road, makes us see what she sees, never leaves us for a moment or allows us to forget her.

Harold Bloom认为Wuthering Heights is “authentically sublime”。十几年过去了,《呼啸山庄》仍然是我最喜欢的书(真的不是哈利波特)。下面简单说说喜欢的原因,无奈我的心太浮躁,只好用一二三来疏通逻辑。

  1. 故事叙述的巧妙 由于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如此剧烈,以至于需要其他的literary devices加以平衡,才能让整个故事显得真实,显得grounded,不脱离社会。三代英国乡绅的超越肉体的情仇通过两个世俗人 – 家里的女佣Nelly和租客Lockwood两个人讲述。整本书我看不出哪里是高潮,似乎处处是高潮一般,极其抓人。

  2. 具有神性的情感 这个我是描述不出来这本书里面老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的感情,只好选择一些节选摘抄放在这里:

    ‘This is nothing,’ cried she:‘I was only going to say that heaven did not seem to be my home; and I broke my heart with weeping to come back to earth; and the angels were so angry that they flung me out into the middle of the heath on the top of Wuthering Heights; where I woke sobbing for joy. That will do to explain my secret, as well as the other. I’ve no more business to marry Edgar Linton than I have to be in heaven; and if the wicked man in there had not brought Heathcliff so low, I shouldn’t have thought of it. It would degrade me to marry Heathcliff now; so he shall never know how I love him: and that, not because he’s handsome, Nelly, but because he’s more myself than I am. Whatever our souls are maade of, his and mine are the same; and Linton’s is as different as a moonbeam from lightning or frost from fire.’

    这短短一段话,是Catherine收到Edgar求婚,向Ellen寻求confirmation时候的话语。里面提到了很多主题,比如“被天堂驱逐到地面”,“为了社会阶级而结婚”等等。Harold Bloom说他俩的爱是Gnostic的,我非常同意。他们的爱不是男女的爱,没有肉体的欢愉,因为他们两人是一体的,而一个人不能自己mate。我这段话可能毫无意义,只有你亲自看了,回想回来才知道。但不管怎么说,上面这段话是: powerful, agnostic and poetic. 我向你保证这本书远远超过了Romanticism,具有相当的神性和野性,也非常适合男生读。这是早期的Gothic novels, 里面对于邪恶,冷漠,复杂情感的体会细腻抓人。比如:

    ‘I seek no revenge on you,’ replied Heathcliff less vehemently. ‘That’s not the plan. The tyrant grinds down his slaves and they don’t turn against him; they crush those beneath them. You are welcome to torture me to death for your amusement, only allow me to amuse myself a little in the same style, and refrain from insult as much as you are able….’

总的来说,就是推荐所有人去看了,尤其是心中带一点浪漫情怀的人,看看什么是最终极的romantic novel(romantic in the sense of romanticism, not in the sense of dating, sexual attraction etc.)

我受到的文学教育

题目起为《我所受到的文学教育》,感觉是很被动的,甚至带一点责怪语气。但实际上回想起来,的确是看到的不完美,但也更加感激现在的鉴赏能力 – 就是有一点点欣赏能力,鉴别都还做不到。

语文课本

回想起来小学和初中受到的语文教育简直是个笑话。早期阶段的语文课本大多是Anthology为主,就是短篇合集,然而短篇集最考察的就是编辑的水平和意图 —- 选哪些作者,哪些文,哪个版本;如果是小说选段的话,选哪段;外文的话选谁的翻译,如何在脚注里介绍不同的文化和时代背景,等等。课本编著的问题在中国就变得更加困难,因为还要涉及政治问题和洗脑考试的要求。优秀的老师没有办法脱离课本的束缚,而且还要满足考试大纲的要求。我热爱阅读,然而小学最讨厌的课就是语文。每到课快结束的时候,班主任都会让我们在标题旁边抄下中心主旨,全班42个小朋友齐刷刷的在课本的同一个位置,写下老师的理解,一字不差。

中小课本中鲜少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可能是因为要背诵的原因,古文还有一两篇留在脑海里的。比如《记承天寺夜游》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所描述的意象,现在偶尔遇到仍能想起,对此甚是感激。还有就是朱自清的《背影》里,描述父亲买橘子时爬上月台费力的样子,情感朴实真切。其他的文章,除了几篇鲁迅,几篇老舍,一篇朱德,我大概都不记得了。这么列举出来,好像还能回想出来一些有价值的文章。尽管可能课本不是像Norton或者Yale的syllabus那样精雕细琢,但质量尚佳。然而近日国内教育每况日下,比如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

而问题最严重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洪子诚所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复查情况说明如下:“第2页的前言中,提到周作人作品,他是当代负面人物。第651-684页的作品选,戏剧部分所选的是《车站》,其作者高行健属于有争议的人物,与排查要求不符。”并因此决定坚决停用此教材。

这么对比,感觉自己好像经历过enlightenment一样,感到万幸。

还有一件我到耶鲁才想意识到的事儿,就是当时初一要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英文叫How the Steel was Tempered。这本书在初中语文中,就是菲茨杰拉德对于美国高中一般的存在,但是这文学水平能一样么?我很奇怪我美国朋友们都没读过这本书(并不是歧视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和普希金耶鲁学子当做珍宝一样)。

后来我想明白了,如果你百度一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会看到如下解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小说通过记叙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啊,原来如此,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文学!

但其他一些推荐的长篇作品,比如说《简爱》,《傲慢与偏见》,《老人与海》等等,还是有价值的(但是不理解曹禺的雷雨高级在哪儿)。无奈教学方法很有问题,因为长篇在中考中顶多考文学常识(即背诵事实),完全不考察理解,分析,再创造的能力,老师也不会在课上花任何时间。这是我高中有幸在美国交换一个月,还有受到优秀外教带领之后才有的觉悟。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读几万字,几十万字的书就是困难的,所以要一起读。比如,我们的作业可能是从159页读到259页,然后第二天上课讨论情节的发展,做人物分析,做close reading(分析关键句子和词)。文学作品不是一个背景知识,不是一个百度词条,而是一道法式盛宴,是有7道菜,从头慢慢吃到尾,喝酒聊天用的。

文学分析技法

我在北京受到的多年文学熏陶,现在看来只有一条知识点有用:人物是一部小说最重要的部分;其余的都是garbage,下面讲讲为什么他们是garbage吧

  1. 过度专注于细节分析(over emphasis on close reading) 这一点,受限于课本都是短篇的限制,因为其中的人物难有复杂的性格和身世背景,所以分析的重心就转移到了修辞手法上。 细节分析过多,非常磨灭阅读的兴趣,也让人失去了对全局的感受能力,失去了文学的那种情感刺激。

不是说分析修辞手法不对,毕竟每一句话积累起来才成为我们读到的巨作。我印象大一的时候,Orientation小组里,有一个女生说道: I want to major in English, and I particularly enjoy close reading。当时我是很震惊的,觉得居然有人会喜欢close reading。现在想想是小时候受到创伤。

当你想讨论鲁迅小时候多么调皮,他大学时候叛逆精神,推动文学创新,老师却让你琢磨《三味书屋》里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用了哪些手法,很是frustrating。我觉得当一个人喜欢一段话,能有情感链接之后,再去深入看其中的词句,才有意义。任何文章上来先看词句,是很搞笑了。比如,《三味书屋》的分析:

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

上述文字,是泯灭童心的钝石,是浇灭热爱的冰水。

  1. 错误的细节分析教育 我相信你初中肯定写过/背过/看到过类似内容:

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设问,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这有些内容是对的,比如能够准确识别一些修辞手法(literary devices), 但是如此公式化的教学用在语文上实在是不可取。于是,我初中语文一直没有理解到答题精髓,我试图用数理的方式去归顺它,也用心体会用真实情感,但是都不行。我想这不完全是我的错。上大学之后发现,literary devices要通过写essay的方式才会变得真正有意义。如果作业是:挑一本书里一个打动你的片段,做close reading后,分析这些文学手法如何促成了XX的感情,如何推动情节,提出了怎样的问题等等。后来在大学我也写了一两篇关于Charlotte Delbo的literary analysis,感觉很有趣。

(当然真正的文科大佬照样能看透并超越出题人的意图,我只是能力不行抱怨罢了)

  1. 没有融会贯通感觉

我觉得英文小说读多了,有时候能够看到一些作家之间的互相影响(inter-text influences)。每次看到的时候,就像找到宝一样,一种融会贯通,醍醐灌顶的感觉。比如JK Rowling在哈利波特的很多名字其实都是出自莎士比亚(Hermione), 很多情节也与《麦克白》极其相像。比如一些希腊神话或者圣经故事(Echo, Siren, Abel & Cain)之类的,会经常出现在对话之中。Beowulf 在 Lord of the Rings里, the Torah 在 Chronicles of Narnia里。

我自己主动体会到这种感觉并不频繁,很多时候要靠读文学评论和分析才能看出来,但这种感觉非常爽。这感觉就像学物理的人,经历了牛顿力学,电学,然后在学过狭义相对论,再看到广义相对论的时候,有一种很融洽,很统一的感觉。我觉得文学上的融会贯通更有意思,里面有挣扎,欣赏,批判,还要复杂些。

我感觉初高中的文学教育并不试图让学生们尽早体会到这种“畅快”。单一的点没有连在一起串成线。我只是在课外读一些鲁迅和三毛的时候能看到他们cross-reference,但也经常非常explicit, 并没有那种发现宝的感觉。当然这跟我读的少也有关系,上高中之后就没受到严格的语文教育了。

中小学的写作训练

国内写作训练的问题在哪儿,是我当时耶鲁面试的时候,老白跟我聊起的。

举个例子:法国的作文题目和中国的作文题目:

  1. Is man condemned to create illusions about himself?

  2. Can we prove a scientific hypothesis?

  3. Is it our duty to seek out the truth?

  4. 【2018】 第一个: 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同学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一一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第二个: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5. 【2017】 第一个: 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第二个: 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你怎么看?

对于中国基础教育最常见的辩护就是:中国人口这么多,怎么能做到像美国那样的个性化教育?必须有高考。 但老白的逻辑是,统一考试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考试的具体内容。新加坡,法国,英国都是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判卷,但是他们所创造的学生是在思维能力上更加优秀的。这点在作文题目上有明显的体现(参照上面的作文题目例子)。

他大概的意思(我转述),国内的作文不太注重思辨,形成观点并通过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组织精彩的语言,叙事,修辞手法的堆砌上。这个结果不光是他们不会写作,而是不会思考,不会“think critically”. 批判性思维不是批判一切,而是为自己决定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树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说白了,就是 – 反洗脑的教育。当然这不符合我国教育的目的,会独立思维的人,需要更加聪明的管理方法,管理成本也可能会增长。我有时候在想,最近国内说的“内卷”,“躺平”,所有年轻人都追寻同样的东西,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这种洗脑式教育的结果。不管自己喜欢什么,不管自己适不适合念书,不管自己喜不喜欢计算机,都要考到一线城市985,然后去大厂做程序员。一方面是生活压力,大部分人是没有条件做风险更大的选择;另一方面是,很多人对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没有概念,甚至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大部分中国学生在大学才头一次接触citation这个概念,对什么是plagiarism完全没有概念。我甚至猜测,90%的中国大学生对各式变相抄袭的严重性毫无概念,“不就借用你的观点一下么,又不是真正要发表的东西” – 他们会这么说。但是没有独立性的学生,没有批判能力,不重视创新的人,如何成为优秀的科学家?中国最近在科学上很是发力,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的资源增长的极快,但很多时候钱并不是唯一的瓶颈。

我就是在这样的中学写作教育中长大的。从小写的文章也都是抒情叙事文,甚至会整篇整篇的背作文,套用中心主旨。我努力的重点在于:如何写出漂亮的排比段落,如何用巧妙地比喻,如何“升华中心主旨”,而不是清晰有力的阐述我的观点。

从小就喜欢写东西,小学的时候短暂的尝试过写fantasy novel,但是受到班主任严重打击,就没有继续了。初中前两年也是很喜欢写,那时候看的也多,沉迷校园言情,沉迷三毛舒国治,写的也自以为潇洒,还遇到了北航附中很好的杜泱泱老师。她当时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初一的时候去英国游学,参观了剑桥,寒假作业写的游记,被老师六个字批语“建议投稿校刊”, 对当时的我是莫大的鼓励(我想回去看看他们啊!北航附中的老师真的好)。后来要中考了,我被磨平了棱角,甚至初三的时候还经常作文拿很低的分数,说到底是自己的思维被限制住了。

这里要说到,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有年纪大的,有经验的老师。错!年轻的中学老师(比如杜老师,当时刚从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不光有少年心气,能跟孩子玩得来,还没有被系统磨平,磨坏。他们真的善良,充满活力,热爱孩子和教学;他们不见得是最好的prep teacher,不见得让你拿到最好的中考成绩,但是是优秀的人生老师。这也包括当时一个短暂教过我的物理老师。他上课的时候,班里总是鸡飞狗跳,但是他对物理的喜欢是可以摸得到的。

最后

好了吐槽完了我的语文教育。文学教育终究是最难的吧,因为它柔软而没有程式,它并不直接有用,很难衡量优劣,但却对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能继续读,继续写下去,能够持续的从中感到快乐和幸福,我也就知足了。感谢所有认真教过我的老师们,您们的教诲真的有渗透到我的骨髓里。